广东佛山祖庙博物馆附近,有一条不足百米、古朴传统的小巷,这里曾经汇集了200多家年画铺子,而今只剩下一家挂着“佛山木版年画 冯氏世家”招牌的小店。店里有一位身材高挑的年轻女子,坐在桌前,手持木刻刀,在木板上雕刻着充满浓郁岭南特色的图画。
她就是“年画女侠”刘钟萍,一位来自广东湛江的85后女孩,她手下雕刻的正是与天津杨柳青、苏州梅花坞、山东潍坊年画并称“中国四大年画”的佛山木版年画。她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然而,8年前,她曾手持佛山国旅国际旅行社的导游旗,带着游客走南闯北,游历祖国大好河山。
一切因为热爱
2012年,大学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刘钟萍毕业后,在师哥师姐的引领下,从江西回到广东,以管培生身份进入佛山国旅国际旅行社。她拿起导游旗,开始体验导游工作的酸甜苦辣。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作为管培生的她,接触了旅行社全流程工作。
认识刘钟萍的人,都知道这个身材高挑、爱穿旗袍的女生从小就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一部《红楼梦》不知读了多少遍,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让她非常着迷。2014年,一次工作之余的旅行中,同行驴友突遭意外,让她感慨“人生苦短,要为热爱活一场”。恰好此时,冯氏木版年画百年老店正在招聘讲解员,古老神秘的年画文化,深深吸引了她。带着一丝眷恋,她离开了旅行社,开启了与木版年画的不解之缘。
时至今日,刘钟萍虽已不在旅游行业,却依然感激那段经历。在她看来,导游工作对个人综合素质有着极大考验,促进了她工作能力的提升,也让她在面对人生转型、遭遇困难挫折时多了一分淡定从容。
刘钟萍说,从事导游工作,让她锻炼了理解表达能力,这样的能力平移到讲解工作中,让她得心应手。很快,她便可以熟练讲解佛山木版年画的历史沿革、特色工艺及传承故事。正是因为对佛山木版年画的深入了解,让她更加热爱这门古老的手艺。
专注做一件事
刘钟萍师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佛山木版年画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冯炳棠老先生。2019年,冯老先生驾鹤仙去,刘钟萍依然记得,第一次见到冯老先生时,老先生在店铺里不疾不徐淡定作画的场景。她说:“一辈子安静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师父给我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在最初的两年里,刘钟萍凭借着出色的导览功底,在冯氏年画老铺负责了两年多的讲解工作。遇到些不理解的内容,便拿着小本子去问师父。师父通常会一边给神像描金,一边给她讲解。那些尘封在岁月长河里的故事,让她深深着迷。
在从事讲解员工作间隙,刘钟萍还主动“偷师学艺”。几年下来,年画铺子里的学徒越来越少,最后只剩下她这个没有正式拜师的徒弟了。“我喜欢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做一件事情,年画这门手艺中专注和持久的特征很符合我对理想生活状态的期待。”刘钟萍的坚持,终于得到了认可,她也成为冯老先生的“入室弟子”。
2016年,刘钟萍正式开始更深入地学习佛山木版年画制作工艺。同年10月,她受邀参加清华美院“非遗进清华”项目进修。她“年画女侠”的“江湖称号”就是在清华进修时所得。
那年,刘钟萍拎着大小箱子和制作年画的工具,只身来到北京。初来乍到,她向大家介绍自己来自“功夫之城”广东佛山。刘钟萍的外在形象和气质让清华非遗班老师联想到行走江湖的女侠,从此便给了她“年画女侠”这个“江湖称号”。
所学所历皆有所获
在清华进修期间,刘钟萍发现老师所倡导的“非遗要走进日常,见人见物见生活”的理念,与师父曾期许的“有生之年想看到佛山木版年画被用起来”的想法不谋而合。这也更加坚定了她“让年画走进日常”的想法。
刘钟萍开始积极尝试用年轻人的方法演绎古老的佛山木版年画。她尝试把传统年画里的美好寓意,用网络流行语演绎出来,没想到一炮而红。她发起了“佛山木版年画公众开放日活动”,让非遗真正走进生活,走到普通人身边。每一期公众开放日,她都会策划一个新鲜有趣又充满温情的主题,并与木版年画制作巧妙结合起来。
刘钟萍说,在这个过程中,曾经的导游经历再一次发挥了重要作用。每一次公众开放日,每一次外出宣讲,面对各种各样的受众,她总是可以轻而易举地抓住他们的需求,用人们愿意听的语言去传播佛山木版年画的美好,这正是源于旅游管理专业学习和导游工作经历沉淀下来的胆识和洞察人心的敏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旅行社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刘钟萍曾经任职的佛山国旅也未能幸免。她曾经的同事也面临着失业的危机,但他们不气馁、不放弃,依然希望可以坚守与突破。于是,昔日的同事便找到刘钟萍,希望共同开拓研学课程。在刘钟萍看来,这是一个双赢之举,既可以帮助昔日的同事们找到新的事业方向,又可以让佛山木版年画被更多人熟知和体验。
刘钟萍始终坚信,旅游人的综合素质、应变能力都很强大,面对任何危机总能找到解决的良方。“假以时日,待到疫情散去,只要给旅游人一点时间,他们一定可以再次乘风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