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宜昌你得这么说~~ 关键字:讲解宜昌
2019年5月27日 15:27:00 A+ A- 阅读:1538

你了解宜昌吗?

你还在为如何介绍宜昌发愁吗?

你想成为优秀的宜昌宣讲员吗?

看这里

看这里

看这里

↓↓↓

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邀请市政府研究室共同编撰了最新《宜昌市情标准化介绍》。最新最全的宜昌介绍都在这里,认真学习,仔细研究,你就是宜昌最棒的城市宣传员。



宜昌市情标准化介绍

宜      昌

屈原昭君故里   世界水电名城


宜昌,位于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湖北省西南部,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宜昌古称“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清朝时改称“宜昌”,取“宜于昌盛”之意。宜昌是巴人故里、土家摇篮、历史名人屈原和王昭君的诞生地、三国故事主要发生地和长江三峡起始地。宜昌是三峡工程、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宜昌现辖5区3市5县和1个国家级高新区,即宜都市、枝江市、当阳市、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夷陵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猇亭区和宜昌高新区,国土面积2.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92万。全市共有汉、土家、苗、回等46个民族,以汉族人口居多,其中少数民族人口47.2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1.63%,土家族46.4万人,占全市少数民族人口的98.3%。



历 史 沿 革


宜昌历史悠久,巴楚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十九万年前,清江流域就有“长阳人”的活动。境内数十处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现,证明七八千年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治所。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拔郢、烧夷陵”,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籍。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置有夷陵、夷道、枝江、当阳、临沮、秭归、佷山等县。三国时,大部地域始属魏,又属蜀,旋属吴。晋置宜都郡,统夷陵、夷道、佷山、宜昌(分夷陵西境而置)4县,宜昌之名始见于史籍。南北朝时宋、齐皆与晋同。梁改宜都郡为宜州,西魏改为拓州,后周改为陕州。隋大业三年(607年)改陕州为夷陵郡,辖夷陵、夷道、远安3县,夷陵县为郡治,隶属荆州都督府。唐初,改夷陵郡为陕(硖)州,领4县,属山南道。天宝初又改为夷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陕州,辖原4县,仍属山南道。五代时,陕州与荆州、归州为南平国。北宋复称陕州,属荆湖北路,仍领原夷陵4县。元丰年间(1078—1085年)改“陕”为“峡”。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升峡州为峡州路,领原4县,属河南行省荆湖北道。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取峡州路,改为峡州府,旋降府为州。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峡州为夷陵州,领宜都、长阳、远安3县,治所夷陵,隶属湖广布政使司荆州府上荆南道。清顺治四年(1647年),夷陵州隶属荆州府。顺治五年,改“夷陵”为“彝陵”。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彝陵州为宜昌府,改彝陵县为东湖县并为宜昌府治所,领东湖、兴山、巴东、长阳、长乐5县及归州、鹤峰2州,隶属荆宜施道。宜都、枝江、当阳、远安4县属荆州府。清光绪二年(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次年,宜昌设立海关,正式对外开放。

民国初年废府、州建制,实行省、道、县三级制。1912年改东湖县为宜昌县,与兴山、秭归、巴东、长阳、五峰、鹤峰县属荆南道。当阳、远安属襄南道。1922年,宜昌属荆宜道。1932年、1936年,宜昌、宜都、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8县先后属第九、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设于宜昌县城。枝江县先后隶属于湖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第四行政督察区。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1928年至1932年,宜昌地区湘鄂边根据地、巴(东)兴(山)归(秭归)根据地、荆(门)当(阳)远(安)根据地是湘鄂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武装斗争,在许多地方建立过革命政权。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7月,中共江汉区委决定正式成立第四专员公署(亦称襄西专署),1949年1月改为当阳专署。1949年5月20日在当阳成立宜昌专员公署,并在当阳组建宜昌市党政领导班子。6月11日,在当阳芦家湾正式成立中共宜昌市委员会、宜昌市人民政府。1949年7月16日,宜昌城区解放。宜昌专署机关和宜昌市党政机关随即从当阳迁驻宜昌城。1949年11月15日,今宜昌市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湖北省分设8个行政区,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辖宜昌、宜都、枝江、当阳、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9个县。同时划出原宜昌县城区和近郊农村置宜昌市,直属湖北省人民政府管辖。1951年,改湖北宜昌行政区专员公署为湖北省人民政府宜昌区专员公署,1955年改为湖北省宜昌专员公署。1954年11月,宜昌市改属宜昌专员公署领导。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55年7月撤枝江县,将其辖区并入宜都县,此时宜昌专员公署辖8县1市。1958年12月,撤销宜昌专员公署,建立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

1961年5月,撤销宜都工业区行政公署,重设宜昌专员公署。1962年10月,复置枝江县,仍为宜昌专员公署所辖。至此,宜昌专员公署辖9县1市。1968年1月成立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1971年1月,神农架林区划归宜昌地区领导,1972年3月复为省属。1978年10月,撤销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设立宜昌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6月,宜昌市恢复为省辖市。1984年7月1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长阳县和五峰县,分别成立长阳和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6年12月13日,国务院批准宜昌市设置西陵、伍家岗、点军3个县级行政区。1987年11月30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都县,建立枝城市(1998年6月11日更名为宜都市)。1988年10月22日,国务院批准当阳县撤县设市。

1992年3月,为适应改革和发展的需要,经中央批准,宜昌地市合并,实行市领导县的体制。此时,宜昌市辖7县(宜昌县、枝江县、远安县、兴山县、秭归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2市(枝城市、当阳市)和3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1995年3月21日,国务院批准成立宜昌市猇亭区。1996年7月30日,国务院批准枝江县撤县设市。2001年3月22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宜昌县,设立夷陵区。至此,宜昌市辖夷陵、西陵、伍家岗、点军、猇亭5个区,远安、兴山、秭归、长阳、五峰5个县和宜都、枝江、当阳3个县级市。共设20个乡、67个镇、23个街办,1349个行政村、315个社区居委会。


区 位 优 势


宜昌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渝鄂湘三省市交汇地,东邻荆州市和荆门市,南抵湖南省石门县,西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靠神农架林区和襄阳市,“上控巴蜀,下引荆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发生的战事不胜枚举,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长坂坡之战,抗日战争时期有“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之称的石牌保卫战,就发生在宜昌。因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公元1876年中英签订《烟台条约》,宜昌被辟为通商口岸,设有海关,英、德、日等国先后在宜昌设立领事馆,法、意、美等国也在宜昌先后设立商业机构。宜昌开埠后,港口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商业贸易迅速活跃起来,成为长江中上游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和鄂西川东最大的物资集散地。

如今的宜昌拥有现代化的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水运港口。长江水道可从重庆、上海直达宜昌,三峡国际机场、高速铁路、高速公路直达北京、上海、广州、西安、重庆、成都等国内40多个主要旅游城市,已成为长江中上游承东启西、连南接北、通江达海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资 源 丰 富


· 水资源 

宜昌市河流均属长江流域的长江上游干流水系、长江中游干流水系、清江水系、洞庭湖区的四口水系及澧水水系等五大水系。以长江干流为主脉,河流多、密度大、水量丰富。宜昌境内流域面积3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4条(长江、清江、沮漳河、香溪河),境内总长668公里,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79条。宜昌市被纳入全省第一批和第二批湖泊保护名录的共有11个湖泊。2017年,全市水资源总量150.9867亿立方米,比上年减少9.2%,比常年偏多9.3%。全市入境水量4520.8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3%,比常年偏少1.1%;出境水量4664亿立方米,比上年偏多3.1%,比常年偏少0.8%。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651立方米;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716立方米。宜昌是世界上少有的水能资源富集区,随着三峡工程、葛洲坝、隔河岩、高坝洲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宜昌成为我国最大的水电建设基地,被誉为“世界水电之都”“中国动力心脏”。

· 矿产资源

全市共发现矿产地1000多处,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地230处。发现矿种88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51.2%、全省的62%。宜昌市磷矿列全国八大磷矿区第二位,全市磷矿年产量1300万吨左右。矿产资源分布面广,优势矿种产地相对集中,区域特色明显。主要矿产相对集中,形成12个矿产集中区。全市拥有石墨储量2196万吨,开采企业2家。页岩气储量11万亿方,即将进入商业化开采。 

· 林特资源

1.耕地。522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453万亩。

2.林地。总面积2312.8万亩,森林蓄积量617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65.04%。国有林场25个,面积 123.62万亩。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4个、总面积88万亩(五峰后河、大老岭、长阳崩尖子、兴山万朝山),其中国家级1个(五峰后河)。湿地119.4万亩,其中国家级湿地公园7个(宜都天龙湾、当阳青龙湖、远安沮河、枝江金湖、长阳清江、五峰白溪河、夷陵圈椅淌)。

3.特产。柑橘、茶叶、蔬菜是宜昌主要的农业特色产业。2018年柑橘产量335万吨,茶叶8.3万吨,蔬菜455万吨。“宜昌蜜桔”“宜昌宜红”“宜昌猕猴桃”等品牌闻名全国。仅柑橘一项,全国人平达5斤。

· 文化资源

宜昌文化资源非常富集。一是巴楚文化。从两周之际起古代巴族、楚族在宜昌地域共存共荣、错居杂处,巴文化和楚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在上古文化中独具魅力、绚丽多姿的巴楚文化,而且传承至今,其杂交的文化事象还大量存在于民俗之中而绽开奇花,结出异果,混融成兼具巴风楚韵的地域性特色文化。二是自然山水文化。雄奇的长江三峡携带着秀丽的清江和蜿蜒的沮漳河流经市域,自然天成的山水风光以及附丽其上的有关山水地名的故事传说和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诗词歌赋,共同构成了“挟名山而兼大川,拥自然而富人文,显外美而蕴内秀”的山水文化,令夷陵山水平添灵秀之气。三是名人文化。宜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绝代佳人王昭君和中国近代史上的文化名人杨守敬的故里。宜昌,又是宋玉、郭璞、范缜、陈子昂、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范成大、赵孟頫、袁中道、钟惺、王士祯等历代名人过往三峡、流寓驻足、激发灵感、挥洒诗文的地方,他们构成了宜昌名人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四是民族民间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宜昌民俗和“长于民歌乐舞,盛产故事歌谣,浓抹风土人情,活现巴楚遗风”为其特色的民族民间文化,使宜昌成为留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座宝库。五是水电文化。自古以来,宜昌先民就把对长江三峡之水的依恋崇敬之情,化作大禹治水的动人故事、巫山神女的美丽传说直至杨守敬笔下的《水经注疏》。今天,古人的治水梦想变成了现实,水电开发利用在宜昌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相继建成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工程、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和举世闻名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留下了新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最具震撼力的水电系列杰作,构筑起了最具现代化气息和科技文化前沿的水电文化。

· 旅游资源

宜昌旅游资源丰富。挟名山而兼大川,拥自然而富人文,显外美而蕴内秀。全市拥有A级景区44家,其中5A级4家,4A级17家;旅行社145家,其中全国百强社2家、5A级旅行社4家,A级旅行社数量居全省市州之首;星级饭店5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2家。壮美的长江三峡,宏伟的三峡大坝,秀丽的三峡人家,多彩的清江画廊,灿烂的巴楚文化,浓郁的民俗风情,构筑了宜昌美丽的画卷,已成为湖北户外运动游、自驾自助游和乡村休闲游的“户外福地、自驾天堂”。2016年宜昌进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行列,连续两年蝉联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先进市,被评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市州,旅游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二位。


今 日 宜 昌


新中国成立以来,宜昌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得益于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宜昌由峡江小城蝶变为中等城市;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得益于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宜昌由中等城市蝶变为大城市;随着2011年省委省政府实施“一主两副”战略,宜昌迎来了第三次重大历史机遇,开始了由大城市向现代化强市蝶变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成功进入全国百强城市行列。综合实力位居长江沿线19座地级市第4、中部77座地级市第2、湖北省第2。


· 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概况:2018年紧紧围绕“两个走在前列”目标,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扎实实施“双核驱动、多点支撑、协同发展”战略,实现生产总值达到4064.18亿元,增长7.7%;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6%;外贸出口增长9.9%。2018年,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011元,同比增长8.34%。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514元,同比增长8.27%。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7%。商品零售价格比上年上涨1.2%。

2018年4月24日至2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我市考察时指出:“要下决心把长江沿岸有污染的企业都搬出去,企业搬迁要做到人清、设备清、垃圾清、土地清,彻底根除长江污染隐患。”宜昌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壮士断腕的力度推进化工转型升级,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推进全市134家化工企业“关改搬转”,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化工后退、绿色前移,宜昌这座长江中下游起点之城正在进行一场重大变革。2018宜昌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7%,多项指标达到或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在破解“化工围江”的阵痛中迎来绿色发展“凤凰涅槃”。既保持生态“高颜值”,又实现经济“高素质”。

项目建设:组建专业招商专班,分领域分产业推进专业化招商。2018年新开工亿元以上招商项目429个,实际到位资金1675亿元。坚持每月举行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广汽乘用车生产基地、三宁化工搬迁转型、东阳光原料药等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伍家岗长江大桥、白洋长江大桥、秭归长江大桥、江北翻坝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贝因美婴童食品一期、南玻光电玻璃升级等续建项目竣工投产。加大项目谋划争取力度,一批打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实现突破。宜昌至郑万高铁联络线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汉宜高速收费站东迁工程开工建设,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重大进展。争取中央及省各类转移支付资金超过230亿元。落实对口支援资金141.5亿元。着力激发社会资本活力,民间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63%,5个PPP项目被财政部列为示范项目。

工业经济:2018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59家,年内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5%,高于全省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

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实施工业技改三年行动,技改面扩大到34.1%。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装备制造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38.1%,提高1.5个百分点。12个产业入选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启动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完成上报评审品种11个,占全省在审品种三分之二。兴发集团荣获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安琪酵母、人福药业成为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奥美医疗成为国家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宜都、枝江专业化工园区建设顺利推进。建筑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大关。

农村经济: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66.62亿元。全年粮食产量154.04万吨,比上年增产1.1%。棉花产量0.8万吨,比上年减产8.2%。油料产量20.29万吨,比上年减产9.5%。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柑橘、茶叶等特色产业品种改良达到15.5万亩,绿色生态种植、养殖面积达到4.5万亩,生态养殖畜牧产品产量占比达到25%,“三品一标”新增89个,特色农业产值占比超过85%。

现代服务业:全年接待游客7738.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69.3亿元,分别增长16.9%、21.9%。平湖半岛征迁取得重大突破,三峡国际游轮中心开工建设。枝江东方年华、同心花海,宜都青林古镇,兴山昭君文博园,五峰国际滑雪场等投入运营,一批精品民宿、自驾车房车露营地相继建成。新增4A级景区2家。三峡枢纽水铁公多式联运项目被列为全国示范。商品车滚装翻坝运输正式启动。新增A级物流企业14家,达到70家。交易额达到1530亿元,增长23%。荣获“中国美食之都”称号。

科技创新:全面激发“双创”活力,净增高新技术企业55家、高新技术产品210个。新增省级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7家,城东U谷、三峡创谷等蓬勃发展。来宜就业创业大学生3.3万人。市生物技术、仿制药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挂牌运行。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运用项目125项。人福药业“药剂高效分装成套设备及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7.26件。新增中国驰名商标2件。安琪酵母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市中心医院获长江质量奖提名奖。市委党校迁建工程荣获“鲁班奖”。宜都被列为首批国家创新型县市。全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72.49亿元,增长13.5%;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1.6%,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改革开放:“四多合一”经验全省推广,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告知承诺、标准地出让、先建后验、局长驻窗等改革成效初显,政务服务“一网覆盖、五级联通”,“3550”目标如期实现。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国有林场改革、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改革基本完成。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国企、供销、增量配电、综合行政执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等各项改革有序推进。中央在宜企业“三供一业”移交地方基本完成。宜昌自贸片区新入驻企业1333家,形成自主创新成果83项、全省复制推广13项。三峡保税物流中心监管货值15.04亿元,增长190%。宜昌综合保税区建设加快。三峡机场旅客年吞吐量达到295万人次,其中出入境旅客5.5万人次。开行中欧(宜昌)班列59列、水运始发班轮516航次,成功开辟铁海联运南向新通道。口岸整体通关时间缩短三分之一。新增外贸备案企业147家。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贸易额达到13.8亿美元。

绿色生态: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74天,同比增加16天;PM10、PM2.5浓度分别下降12.5%、8.6%。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保持优良。腾退修复长江岸线81.5公里。生态复绿3.95万亩。城区在建工程基本实现扬尘智能监测预警全覆盖。16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全部建成,32个城镇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改造,51个新建乡镇污水处理厂达到或基本达到通水条件。城区不达标水体基本消除。与三峡集团合作的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项目顺利推进。城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建成运行。“河湖长制”更加完善,“山长制”全面推行。长江岸线宜昌城区段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全面启动。磨基山公园、求雨台公园等生态园林项目建设进程加快。新建城市绿道20公里、“美丽宜道”187公里。新增绿色建筑228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32万平方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还田率分别达到94.4%和65.8%。率先在省内推行用能权有偿使用。城区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社区50个。改造城区公厕44个、农村厕所10.4万个。出台《宜昌市禁止违法建设管理办法》,城区依法拆违26.9万平方米。宜都被评为国家森林城市。5个镇被列为省级森林城镇,88个村被列为省级绿色乡村,7个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社会民生:2018年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达到81.3%,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加快补齐交通短板,西陵二路快速路、夷桥路改造、点军大道二期、合益路延伸段、沿江大道下穿通道等建成通车,峡州大道二期、花溪路等加快建设,城区快速路网内环实现闭合、中环顺利推进、外环基本成型。市域城际公交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建成一级公路57公里、二级公路233公里,硬化农村公路1958公里,基本完成通客班车村道安防工程。累计完成228个贫困村电网改造,农网户均容量提前达到国家标准。完成天然气调峰储备一期工程。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0所,公办和普惠率达到77.8%。高中阶段教育结构性改革获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奖。市中心医院综合大楼、市三医院结核病防治大楼、市儿童医院一期等加快建设。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实现市域内异地就医“一站式”结算。西陵区被列为国家健康促进区。成功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第28届中国厨师节、首届农民丰收节、宜昌国际马拉松赛等节赛活动。


· 全市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一)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初步通过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验收。枝江市成功取得第三批省级示范区创建资格。宜昌美术馆挂牌开放,宜昌博物馆新馆布展及装修于5月18日正式进场施工。市广播电视监管中心10月试运行,中央无线地面数字电视覆盖工程有序推进,“村村响”市级验收基本完成。

(二)文化惠民工程普惠性。组织开展“百团上山下乡”“文化进万家”“红色文艺轻骑兵”、纪念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系列展演展览等文化惠民活动。开展送戏下乡3000场,农村公益电影放映16843场,戏曲进校园95场,三峡文化讲坛37期,国韵大戏台8场。2018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共举办5大主题16项重大活动,集中展示了全国37个地区不同的端午习俗。西陵庙会、当阳关陵庙会、远安嫘祖庙会、长阳廪君文化节、兴山昭君文化节、五峰土家女儿会等区域活动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我市居民阅读总指数连续五年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

(三)艺术创作出精品。宜都民族歌舞剧《清江清·长江长》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373万元。京剧《孙尚香》、民俗情景歌舞剧《大端午》入选湖北省优秀剧目北京行展演,并在梅兰芳大剧院演出。3台剧目入选全省舞台艺术精品,入选数量在全省市州中最多。4首原创歌曲入选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声乐作品展演,9件群文作品、7部舞台作品入选第三届湖北省艺术节展演,入选数量为地市州之首。

(四)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四上”文化产业单位270家,营业收入101.2亿元,位居全省第3位,同比增长2.3% 。共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家、省级示范园区6家、示范基地13家。柏斯集团金宝乐器公司、金三峡印务、昌盛包装、鑫泰工艺等骨干文化企业加快发展,进入全省百强文化企业14家。宜昌市广鹏印业有限公司在全国第六届“凌云杯”包装印刷作品大奖赛中荣获大奖三项。文化消费试点城市深入推进,文化e家、文惠卡、文化生活空间组成“三位一体”文化消费综合服务平台,精品演出季、书香阅读季、电影消费季、旅游消费季、节庆消费季等主题活动引导市民合理消费文化。文惠卡微信公众号平台关注人数达1.5万人,观众累计购票18121张,演出84 场,实现营业收入123.98万元。深圳文博会现场签约项目14个,投资额过百亿元。


· 全市旅游产业发展情况

我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旅游产业开发,规范旅游行业管理,创新旅游市场营销,优化旅游市场环境,不断提高旅游行业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品质,实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旅游项目由弱到强、旅游规模从小到大、旅游层次从低到高的发展历程,旅游业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全市拥有A级景区44家,其中5A级4家,4A级17家;旅行社145家,其中全国百强社2家、5A级旅行社4家,A级旅行社数量居全省市州之首;星级饭店50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12家。2016年宜昌进入全国重点旅游城市行列,连续两年蝉联国家旅游局厕所革命先进市,被评为全省旅游发展先进市州,旅游发展指数居全省第二位。2018年全市接待游客7738万人次,同比增长16.9 %;实现旅游收入869亿元,同比增长21.8%。

(一)突出全域旅游,打造旅游千亿产业。一是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创建。推进夷陵、远安、秭归、长阳和五峰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西陵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各地完善体制机制、大胆创新探索,夷陵区在全国发展乡村民宿推进全域旅游现场会和全省旅游发展大会上交流经验。二是积极促进产业融合。促进旅游与文化、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户外运动、自驾露营、生态避暑、康体养生、乡村旅游等旅游新业态新产品蓬勃发展。推进12条旅游生态景观廊道建设,共完成建设里程908.9公里。组织评选出6条宜昌市“最美风景道”向市场推广。五峰、秭归、枝江、兴山4条自驾游线路入选全省10大乡村自驾线路;五峰“武陵画廊·宜红故里—探秘世界茶旅之乡线路”获评2018年度全国茶旅金牌路线。加快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远安金家湾等8处营地建成运营,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荣获2018年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颁发的“五星级汽车自驾运动营地”称号;百里荒、天龙湾、苏家河、三峡国际房车露营地入选2018湖北10大自驾露营目的地。金狮洞等12家单位纳入“湖北省首批地质旅游示范景区创建单位”,清江画廊通航旅游入选全国通用航空旅游示范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研学旅行工作,与教育部门共同遴选了两批20家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推荐旅行社。车溪入选港澳台研学旅游基地,昭君故里等8个基地被纳入全省中小学生旅行实际教育基地营地,三峡大坝入选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屈原故里入选港澳青少年游学基地。三是积极培育市场主体。全市共有宜昌交旅集团、长江三峡旅游公司、三峡环坝旅游发展集团、三峡晓峰旅游发展集团、昭君旅游公司、长阳卓尔旅游、峡州酒店集团等旅游领军企业12家。

(二)突出项目引领,增强旅游发展动力。一是着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千亿旅游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年全市实际投资建设旅游项目155个,完成投资111.82亿元,同比增长19.3%。长阳清江方山、夷陵百里荒、宜都天龙湾和九凤谷、远安金家湾和嫘祖故里文化村、五峰国际滑雪场等休闲度假产品竣工运营。交运长江夜游、三游洞夜游、宜昌城区观光等特色旅游项目相继推出;下牢溪微度假小镇、长阳卓尔木桥溪、远安太平顶等旅游度假区加快建设。二是加大项目储备和招商引资。7个项目入选全国优选旅游项目,10个项目入选全省优选旅游项目。近两年共争取国家和省级项目资金2.6亿元。围绕宜昌绿色发展、建设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组织开展旅游重大项目谋划工作,共谋划30个重大旅游项目,总投资758.5亿元。三是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继组建宜昌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后,远安、枝江、秭归、五峰等地相继成立政府主导的旅游投融资平台。

(三)突出功能配套,健全旅游服务体系。一是着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市内4A级景区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开通旅游景区直通车40多条。“两坝一峡”水陆联运旅游精品线路持续火爆。三峡机场开通国内航线42条,通航城市达27个,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294.87万人次,同比增长31.41%。推动12条市域旅游风景道和12处自驾车房车营地建设。二是着力完善城市公共服务配套。推动城区旅游转型发展,大力实施“两坝一峡”旅游区提质转型工作计划、宜昌城区发展优品饭店三年工作计划和发展城区旅游三年行动计划。启动宜昌三峡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打造“两坝一峡”区域旅游品牌集聚区。重点建设旅游集散中心、旅游信息咨询中心、旅游交通标识、生态停车场、A级旅游厕所、WIFI与微信平台、旅游景观绿道、旅游地图八类项目。9座旅游厕所入选湖北最美旅游厕所,《中国旅游报》专题报道。宜昌旅游厕所革命工作被国家旅游局评价为“国家标准、宜昌样板”。三是着力开展品牌创建,完善旅游服务配套。推动旅游住宿多元化,旅行服务网络化和旅游景区精致化,行业品牌效应日渐凸显。三峡大瀑布创5A全面推进,通过原国家旅游局景观价值评估,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赴国家文旅部专题汇报。昭君村创4A级景区通过省级景观质量评审。宜昌市被国家文旅部纳入全国旅游民宿等级评定市级试点城市,10家民宿纳入国家级民宿试点单位。湖北峡州国旅、中国国旅宜昌公司进入全国百强。三峡人家、朝天吼旅游服务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宜昌三峡旅游”以717亿元区域品牌价值,位列国家质检总局2016年区域品牌价值评价第一名。五峰县及渔关镇、邓村乡分别被国际茶叶委员会授予“世界茶旅之乡”和“世界茶旅小镇”称号。

(四)突出创意营销,塑造旅游品牌形象。一是致力于精准营销。市县联动、政企联手,组建旅游发展联盟,共同开拓国内外客源市场。在央视播出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片,在高铁、航空杂志、重点城市发布宜昌旅游形象广告。先后开通了宜昌至韩国、泰国、越南的旅游包机。与新浪、途牛等知名网站合作,开展了动车专列进宜昌、全国大学生创意文化旅游嘉年华、“跨国CP爱上宜昌”、精品广告语征集等文化创意营销活动。参加2018年“中国—欧盟旅游年”灯桥点亮活动和首届“高铁旅游嘉年华”活动。大力开展全国自驾车游宜昌活动。在美国时代广场大屏播出宜昌旅游城市形象广告。二是致力于区域合作。承办了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和长江三峡区域旅游合作鄂渝轮值主席会议,举办了三峡城市群合作与发展论坛和文化旅游宣传周、三峡生态经济合作区旅游论坛等系列活动。宜昌三峡旅游年卡发行范围辐射到荆门市,巴东5家3A以上景区纳入年卡景区。

近几年,宜昌市致力品牌营销,旅游营销不断推陈出新,“爱上宜昌”旅游品牌,日渐深入人心;“诗画宜昌”旅游风采,日渐光彩夺目;“屈原昭君故里,世界水电名城”的旅游形象,频繁亮相国际舞台。在这日益立体丰满的宜昌城市形象背后,是卓有成效的城市形象宣传。


城 市 名 片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00年,宜昌入选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有4处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数量居全国城市第四。

· 国家卫生城市:2008年,宜昌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2012年,第一次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2017年,再次成功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为湖北首个国家卫生城市“三连冠”城市。

· 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2010年2月9日,环保部发出公告,授予宜昌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称号。

· 全国文明城市:2011年,宜昌成为湖北省首个全国文明城市;4年后,宜昌再获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7年,宜昌喜获全国文明城市“三连冠”。

· 国家森林城市:2012年,宜昌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2018年,宜昌市通过国家森林城市复检。

· 全国综治“长安杯”:2013年5月,宜昌首次被授予“长安杯”。2017年9月19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宜昌市再次捧得“长安杯”。

· 中国诗歌之城:2014年,宜昌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 中国钢琴之城:2014年,宜昌市被中国音乐家协会授予“中国钢琴之城”称号,成为我国首个被命名为“钢琴之城”的城市。

· 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2015年,宜昌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称号。

· 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2017年,宜昌市获得“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这时国家城市食品安全治理水平的最高荣誉。


(来源:宜昌市旅游信息服务中心)

文化和旅游部 导游之家 旅游监管服务平台 全国旅行社管理系统 湖北旅游委 宜昌市旅游委 宜昌市政府 
关于我们
宜昌市导游协会成立于2016年4月,是经宜昌市民政局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批准。宜昌市内从事导游行业的导游员自愿组成的全市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社会团体。
了解详情 >>
联系我们
办公地址:湖北省宜昌市西陵一路19号亚洲广场A座2604室
电话:0717-6852870
Email:service@yctga.org

微信扫描关注公众号